2023年9月19日-9月23日,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簡稱“工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時隔兩年,工博會再次回歸,非夕科技(8.1H B001)帶著滿滿創新科技和誠意亮相。
依托仿人化創新理念,以創造客戶價值為前提,經過這幾年圍繞自適應技術的應用沉淀和突破,非夕在今年展會上帶來了多款柔性、高性價比,且能真正解決用戶生產制造痛點的創新應用解決方案。
打磨拋光、手機膠線擦拋、FPC插拔、螺絲擰緊、分鐘級零樣本位姿估計系統、精密齒輪裝配、智能理療......可以看出,這些方案中,既有緊貼自動化升級中的市場難點,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應用,又有極具非夕特色:柔性和力控的自動化方案。
“非夕堅持以仿人化理念進行機器人技術革新。從公司成立之初,我們便相信并明確看到其潛在的巨大市場應用價值。經過多年的沉淀積累,今年的工博會上所展示的多款被市場認可的應用也印證了這一點。希望通過非夕的自適應機器人技術,能為企業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高端制造業的創新突破貢獻一份力量。”非夕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世全表示。
打磨拋光、柔性裝配
非夕多款應用獲客戶認可
在工業領域里,在結構化環境下,目前的機器人仍有很多痛點,一旦工藝復雜,就更難被自動化。非夕業務的起點正是這些難以被自動化的復雜工藝。
在表面處理、裝配測試、移動操作等多種典型的工業場景中,非夕經過摸索和大量項目實踐,目前已推出了車門洞焊渣打磨、FPC插拔、螺絲柔性擰緊、電池模組CMC線束接插、手機膠線擦拋一體工作站、精密齒輪裝配在內的多種解決方案,解決傳統工業自動化難以覆蓋、只能依賴人工的痛點工藝。
以車門洞焊渣打磨和FPC插拔為例。在制造業中,打磨拋光是一道十分普遍、不可或缺的基礎工序,但卻因為許多固有的技術難點,很難被有效自動化。今年非夕展臺帶來的車門洞焊渣打磨,基于全身力控七軸機器人Rizon 10,加裝普通的電動打磨工具組成自適應打磨方案。在實際工作中,無需外部力控工具及浮動磨頭,憑借機器人的高響應底層力控技術即可實現復雜曲面的自適應貼合,彌補軌跡或工件精度誤差,保證打磨質量。
在方案設計過程中,非夕的工程師們基于打磨工藝封裝的元操作Primitive,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僅需簡單的拖拽示教和圖形化編程即可實現方案的快速部署。據非夕科技介紹,目前方案已在多家汽車廠商應用。
由于柔性電路板(FPC)自身柔軟易形變,基于位置精度的傳統自動化方案,很難完成對于誤差和力接觸非常敏感的精細作業,因此大部分的FPC插裝工作需要由人工完成。為了解決用戶痛點,非夕非夕從0到1打造了以自適應機器人技術為基礎的FPC柔性插裝應用,實現了該工藝自動化的突破。
通過AI和視覺伺服技術對FPC進行高實時的識別和動態追蹤,自適應來料狀態,完成精準取料;繼而依托自適應機器人的工業級力感知和力控能力,確保如人手一般柔順、精細、高效的插裝。該應用可以有效規避對FPC和其他工件的劃傷,插裝成功率高達99%以上。
結合自適應機器人操作系統Flexiv Elements,該應用可獲取并實時展示取料過程的視覺識別和追蹤、插裝過程中的微力控制、插裝完成后的視覺檢查等影像和數據,做到全流程、全物料的數據追溯,從而完成對裝配質量的閉環監控。
基于自適應機器人自身的力控能力,該應用還可兼容更多種類的FPC,同時可根據需求對視覺伺服系統和末端夾具進行快速調整,從而適配不同的插裝工藝,便于換型、換線,降低生產綜合成本。
除了這兩款解決方案外,從今年非夕展臺的布局也可以看出,通過深耕行業重點場景,基于大量的項目實踐,非夕已有多款工業應用趨于成熟,成功幫助客戶完成過往難以實現自動化的復雜任務。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具備針對單站自動化難點進行智能制造升級,非夕還具備了整體產線升級的解決方案。他們與多家汽車電子一線企業合作的自適應產線已成功落地,并幫助用戶提升汽車域控制器的生產線效率,成功助力行業自動化變革。
分鐘級建模,智能理療
非夕展示強大軟實力
除了在工業領域里展示強硬的技術實力外,非夕還在很多創新領域,展示了“軟實力”。
今年展臺上,我們還看到了非夕生態伙伴基于自適應機器人產品所開發的智能理療解決方案,這是一款基于非夕的自適應機器人本體及技術,它深度利用自適應機器人的高精度力控能力,結合人工智能、3D視覺、智能感應等先進技術,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個性化、安全可靠的理療服務。
同時,非夕的軟實力還體現在AI技術上。工博會現場,非夕首次正式對外公布面向面向普通用戶的分鐘級零樣本通用物體位姿估計系統Flexiv FastPose。通過使用Flexiv FastPose,可以在幾分鐘內就完成物體的建模與模型訓練,且無需任何人工標注,實現復雜場景下的物體位姿估計,為機械臂抓取提供參考信息。
簡單來說,即便是沒有AI的專業知識,用戶也能進行操作,同時,這套系統還具備持續學習能力,更不需要人工標注與合成數據,就能完成新物體的模型訓練,并且支持多視角掃描建模,無需手動建模拼接。非夕認為,Flexiv FastPose未來可以和Anygrasp(通用抓取算法)更好地結合,為機械臂的精確抓取及操作提供必要的智能基礎合作。
除了AI系統的更新,非夕還帶來了一套Elements互動展示,現場觀眾可以體驗自適應機器人圖形化編程和操作系統。
更多行業生態伙伴加入
非夕搭建自己的朋友圈
除了自家展臺,非夕今年還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了多家知名企業展臺上。例如非夕與雄克、3M、馬頭等知名企業共同推出針對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
在機器人行業中,往往面臨著諸如:復雜應用落地難、測試部署周期長、業務批量復制難等痛點。一直以來,非夕希望能扎根自身優勢,面向合作伙伴共同去打造自適應機器人的行業生態。通過打造易用的軟件平臺和工具;為合作伙伴打造良好的服務體驗;打造開發者社區,創建共享知識平臺等舉措,非夕將致力于促進和生態伙伴實現共贏的業務增長。
今年工博會上的共贏,也意味著自適應機器人在行業中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適力”出眾,非夕將為智能制造帶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