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以“乘勢而上—可持續浪潮中的科技企業轉型”為主題的“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三屆可持續發展論壇暨紫竹高新區社會責任聯盟五周年慶典”在紫竹萬怡酒店三樓宴會廳正式召開。本屆論壇由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辦,紫竹國家高新區企業社會責任聯盟承辦,《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協辦,來自紫竹國家高新區的企業、NGO組織以及知名高校的代表與專家,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參與論壇,交流可持續發展經驗,并共同見證《上海紫竹高新區(集團)可持續發展白皮書(2021)》(以下簡稱《白皮書》)的發布。截至論壇結束,線上累計觀看人數已達11.8萬人次。
《上海紫竹高新區(集團)可持續發展白皮書(2021)》發布
紫竹國家高新區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駱山鷹在開場致辭中表示,紫竹高新區秉承“生態、人文、科技”的理念,不斷創新,實現高質量、可持續地發展。紫竹高新區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國家高新區的綜合排名實現九年“八連跳”,2020年在全國169家高新區中位列第11位,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已超過250家,并成功入選“上海改革開放40周年標志性首創案例”。未來,紫竹高新區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發揮引領示范效應,為我國經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紫竹國家高新區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駱山鷹發表開幕致辭
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執行秘書長韓斌、ISO 26000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SGN)聯席秘書長殷格非以及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公共產品平臺大中華區總負責人朱春全以視頻的方式發來對論壇的慶賀,分別從2030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社會責任以及經濟的角度,對全球形勢進行了介紹并對紫竹高新區可持續發展實踐表示贊許。
ISO 26000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SGN)聯席秘書長殷格非視頻致辭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紫竹高新區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根植于使命、愿景與日常運營當中,助推區域、國家乃至更大范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地。2016年,紫竹社會責任聯盟作為高新區社會責任的統籌推進單位正式成立,全面推進和實施高新區的社會責任管理工作,此次發布的《白皮書》是聯盟成立五年以來的重要成果之一。紫竹社會責任聯盟主席秘書長陳琳對《白皮書》進行了解讀,并且對聯盟成立五年以來的歷程進行了總結及未來展望。
《上海紫竹高新區(集團)可持續發展白皮書(2021)》
《白皮書》總結了紫竹高新區2019-2021年期間,在創新發展、鉑金服務、綠色發展及人文建設四個領域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情況。報告指出,紫竹高新區始終秉持“生態、人文、科技”的發展理念,積極開展可持續發展實踐:積極打造科創孵化生態圈,全力服務科創企業發展壯大;為入住企業構建“鉑金”產業服務體系,助力其實現價值;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將綠色成為紫竹高新區及入駐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并積極聯動各方,為高新區的每一個人打造人文和精神的家園。
五年內,紫竹社會責任聯盟不斷完善社會責任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可持續發展實踐,獲得了大量外部認可與榮譽。未來,紫竹社會責任聯盟將圍繞“共建、共享、共贏”三個關鍵詞繼續開展高新區社會責任工作,為建設“幸福和諧的可持續發展典范園區”全力以赴。
紫竹社會責任聯盟主席陳琳對《白皮書》進行解讀
紫竹國家高新區企業社會責任聯盟新成員入盟儀式將論壇氛圍推向高潮。來自埃克森美孚亞太研發有限公司、日清(上海)食品安全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印孚瑟斯技術(中國)有限公司、艾社康(上海)健康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境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國里昂商學院、華東師范大學閔行紫竹基礎教育園區、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8家新入盟企業代表與聯盟代表共同簽署入盟宣言。至此,紫竹國家高新區企業社會責任聯盟已有37名成員。
陳琳女士(左一)為新入盟企業代表頒發紫竹社會責任聯盟入盟獎杯
聚焦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交流
論壇上,五位來自研究機構、高校以及科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領袖,就可持續發展發表主題演講。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發表“我國‘雙碳’戰略下的新興產業發展展望”主題演講,闡述了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必要性,并分享了碳中和實施路徑。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
埃克森美孚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振宇以“攜手可持續,共創綠色未來”為主題,分享制造業在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模式轉型的創新實踐。
埃克森美孚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振宇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旭峰以“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需要企業行動”為主題介紹了企業貢獻SDGs的途徑。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旭峰
法國里昂商學院副校長、法國里昂商學院亞洲校區校長、亞歐商學院法方院長王華發表“科技向善ESG驅動長期價值創造”主題演講,闡述了企業ESG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通過案例介紹ESG如何助力中國企業全球化。
法國里昂商學院副校長、法國里昂商學院亞洲校區校長、亞歐商學院法方院長王華
微軟亞太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楓通過“科技向善-Responsible AI讓科技與社會共生更美好”主題演講,介紹了人工智能如何創造美好生活,并分享了微軟如何將“Responsible AI”付諸實踐。
微軟亞太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楓
匯聚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分享
此外,論壇還以紫竹國家高新區的建園理念“生態”、“人文”、“科技”為主題組織了三個圓桌論壇,企業代表、NGO代表及專家代表分別就“企業助力‘碳中和’大有可為”、“ESG推動商業變革”以及“向善,科技與社會共生的未來”三個主題分享了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經驗與實踐。
“生態”——助力“雙碳”目標,構建綠色生態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課題。企業如何從發展戰略、組織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進行深層次革新,在踐行自身綠色運營的基礎上賦能全產業鏈,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多方共商共助。
至純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蔣淵從企業使命出發,分享了至純科技的綠色發展理念。
紫竹國家高新區投資總監劉宇鋒分享了紫竹高新區綠色發展現狀及未來五年的規劃。
博格華納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談躍生指出了汽車行業碳中和的特殊意義,并分享了博格華納為達到其“2035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所采取的行動。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改立足自身領域介紹了風電行業的巨大發展機遇。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李瑾通過視頻介紹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工作重點及挑戰。
“企業助力‘碳中和’大有可為”圓桌論壇
“人文”——ESG推動商業變革
隨著后疫情時代的來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了全人類的愿景。責任投資、可持續發展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投資者倡議。企業如何在這場變革中完善自身生態,融入經濟發展,助力可持續新增長?NGO代表、企業代表、專家代表們就此展開了積極討論。
前聯合國資本開發基金(UNCDF)數字經濟專家丁宇介紹了金融機構將ESG因素納入投資分析和決策過程當中,并且分享了企業應對辦法。
長三角ESG與零碳研究院創始人及執行院長符翀介紹了ESG對企業提出的要求,包括滿足利益相關方訴求、擁有全球化視角、注重公司治理等。
達能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副總裁兼社會企業總經理吳俊財介紹了供應鏈對消費行業企業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分享了達能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落實框架。
亞洲公益創投網絡(AVPN)中國區負責人葉律志表示達成ESG共識沒有捷徑,需要搭建生態系統,完善對話和溝通機制,促進ESG實踐。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CSR智庫專家、前中國歐盟商會CSR論壇主席張暉表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需要“做好標桿、交好朋友、講好故事”。
“ESG推動商業變革”圓桌論壇
“科技”——向善,科技與社會共生的未來
數字文明新時代,科技向善為先。科技與社會共生不止是經濟問題,亦是在科技不斷改變生活的當下,理性科技如何與人文社會互動的問題。社會將對科技做出何種選擇?科技型企業如何肩負社會責任,推動負責任的數字化?企業代表、專家代表們就此分享了他們的感悟與實踐。
境騰科技聯合創始人、COO程凌介紹了混合現實技術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人工智能與商業分析教授、法國里昂商學院全球商業智能中心副主任、工商管理博士DBA導師丁文璿剖析了近年來社會對于人工智能產生擔憂的原因,并且介紹了人工智能領域的不同流派。
上海毅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萬明分享了毅鏷新能源運用西北地區的“棄風”、“棄光”制氫的綠色項目,展示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
上海波克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韓陽分享了“游戲+”模式,將游戲與科普、醫療、教育等領域相結合,發揮游戲價值,賦能公益發展。
MSC咨詢合伙人洪楊通過分享企業案例,表明所有企業都可以在SDGs中找到自己的角色,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向善,科技與社會共生的未來”圓桌論壇
最后,碳阻跡創始人、CEO晏路輝通過視頻方式宣布本次論壇為“零碳會議”。他表示,論壇期間的電力,與會嘉賓的交通、餐飲、住宿,以及會場布置、垃圾處理等所產生的碳排放共2.58噸,通過購買CCER共抵消3噸,實現了本次論壇的碳中和。
碳阻跡創始人、CEO晏路輝宣布本次論壇為“零碳會議”
本次論壇的碳中和證書
未來,紫竹高新區將繼續以規劃為藍本,嚴格自身發展,帶動更多企業參與到可持續發展事業中,攜手共建綜合價值最大化、更多利益相關方參與和受益的可持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