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城首現上海
“一生之城”的發展理念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美國里斯頓新城的規劃者提出了“為了居住者提供一生居住所需”的理念目標。“一生之城”不僅要具備居住功能,如從公寓到別墅,多種類型的住宅可滿足多元化居住者的需求。同時,又要具備造血功能,如從單身到結婚、有小孩,從小孩上學到小孩大學畢業工作,直到養老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居住者一生流連、不愿舍棄的“一生之城”。
以此為標準,放眼目前的上海樓市,到底有沒有項目敢底氣十足地宣稱自己有能力做這“一生之城”呢?此時,已經歷了10年耕耘歲月的紫竹高新區要大聲的告訴上海,我們的紫竹半島,正是為上海和上海人打造的“一生之城”!
隨著一生之城的紫竹半島走進人們的視線,站在紫竹半島身邊的,不僅有交大、華東師大、華東師大附屬紫竹基礎教育園區,更有英特爾、微軟、中廣核、可口可樂等這樣的知名企業與紫竹高新區共同成長著。
作為世界知名高科技企業,英特爾緣何會向紫竹高新區伸出橄欖枝?落戶后這些年的發展情況又是如何?當年的重要決策人,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先生近日在接受訪問時,講述了英特爾在紫竹高新區扎根和成長的歷程。
戈峻
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負責英特爾中國的企業事務、公司業務發展、教育及技術合作項目、地方政府事務和政策制定等。
同時,也是英特爾入駐紫竹高新區的重要決策人。
造城運動,智匯紫竹
“人才是公司的發展之本,我們選擇紫竹,正是因為看到了周邊的人才和人文環境,這些特別重要。”
早在2005年,英特爾就與紫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直到今時,英特爾與紫竹已并肩前行走過了8個春秋。
談起與紫竹的合作,戈峻先生顯得尤為興奮:“英特爾在紫竹高新區的公司,是英特爾的亞太研發中心、同時也是英特爾中國地區總部。當時選擇紫竹,最看重的是對地區人才的吸納。在紫竹高新區內有交大、華東師大這兩所知名大學,尤其是交大,在研發方面,是頂級的大學,現在和英特爾的合作就非常的緊密,公司里目前就有500名實習生是來自交大的。”英特爾在紫竹高新區的亞太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有75%以上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紫竹高新區內的人才供給和產學研相結合的獨特模式,能為英特爾輸送大量的專業人才。
當然,除了人才的因素之外,英特爾也特別看中紫竹高新區的未來發展空間和生態環境,“因為這里位于浦江灣畔,擁有270度江景,環境特別的好,非常適合我們的研發人員在這里生活和工作,有利于觸發他們的靈感。”戈峻先生也表示,區內越來越多的商業配套,讓他對紫竹高新區的發展前景感到十分有信心。
“我們希望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事情,探索一些新的東西,這是英特爾的risktaking(冒險精神),也是英特爾的企業文化之一。與紫竹合作,就像找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伙伴。”
紫竹高新區內的英特爾亞太研發中心是在美國本部之外,是與以色列并列為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因此,當年的擇址落戶對他們而言是件非常重大的事件。
“英特爾還是蠻注重開辟新天地的,比如,當年浦東大開發,我們是第一家進入外高橋保稅區的大型生產企業,在成都高新區西區,我們也是第一個進入的。我們喜歡做開拓者、開荒牛,如果這個地方合適,我們就先進去了。紫竹也和我們一樣,做事看長遠。”戈峻先生認為紫竹高新區與英特爾在長遠戰略目光上是非常一致的,這也是英特爾與紫竹高新區長期親密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軟實力+硬條件,紫竹敢承諾
“英特爾亞太研發中心比原先預想的發展的要好。一個研發中心,真正成熟,一般大約需要10年的時間,從文化的建設、到人氣、人才的沉淀,我們紫竹高新區用了6年的時間就完成了。”
“事實證明,這8年以來,英特爾在紫竹發展的特別好。我們與高新區方面共同探討未來的發展,除了商業利益之外,還有一種感情的維系,才能真正立足。任何一家企業到任何一棟辦公樓里就能進行運營,但是總覺得心里面空,要落在一個地方,和社區和當地的人文結合在一塊,和紫竹高新區有深層交流,這就成為了一種文化的依托,不僅是單純的商業交流。”
戈峻先生欣喜的表示,目前已入駐紫竹高新區8年的英特爾,以一般研發中心難以完成的驚人速度步入了發展成熟期。尤其是在紫竹高新區內的紫竹半島和紫竹基礎教育園區,對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穩定性,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選擇紫竹,使得我們在中國研發的根扎下了。”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開發側重點移到中國,英特爾亞太研發中心的地位正在日益突顯,“我們英特爾的晶元制造在大連,分裝測試在成都,擁有高附加值的研發、創意中心就放在了紫竹,這是我們英特爾百年大計中重要的一個落戶決定!是英特爾在中國的大三角定位中非常重要的一角!”
戈峻先生同時強調,有關員工和員工子女的教育問題,能夠在紫竹半島得到一站式的解決,是英特爾和紫竹高新區長期合作的關鍵因素,“我們的員工真是非常不錯,值得擁有最好的。所以公司盡量的照顧他們的生活,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這也是對英特爾長遠發展非常有利的事情!”
來源:新民晚報 日期: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