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杰出代表,位于上海紫竹科學園區的英特爾公司接受了中央電視臺CCTV的采訪,于5月6日成功播出專題《CCTV經濟半小時 會賺錢的實驗室》節目。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產品及研發總監魏文 、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工程總監何火高、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方之熙等接受了媒體采訪。
節目介紹了在紫竹科學園區的英特爾環境實驗室誕生過世界上第一臺上網本;播放了在實驗室內IT設計師們根據“學生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化需求對產品進行跌落、潑水等實驗;展示了在最近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上“針對不同性別、年齡層的客戶需求開發了基于手勢的人機交互、人臉表情模擬和社交電視”;并通過高管及研發人員對現身說法解讀,說明了研發人員必須擺脫濃重的“學術思維”模式,帶著市場的意識走進實驗室。
據報道,近年來我國科技經費以及科技成果逐年快速增長,但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率低的局面沒有明顯改觀,科技成果轉化難是眾多科研院所如今面臨的最大難題。而英特爾卻能很好的解碼“實驗室經濟”——“英特爾多年來有一個傳統,任何時候我們研發一個技術,最終都是寄希望于一定要進入市場,也做一些理論性的研究,但任何時候,英特爾做產品技術研發的時候,最終目的一定是要進入市場。”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在接受采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