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年度排名14位,紫竹國家高新區聚焦科技新城
《第一財經》 2018-07-19 5494


“2001年我來到紫竹的時候這里還是荒地,我們當時的目標就是花費20年時間,打造一座科技城。”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副總經理駱山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作為全國唯一一家以民營企業為主體、集科研人才資本產業等優勢以及運用市場化運作方式而設立的新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紫竹16年來一直保持經濟技術指標(包括稅收、產值、知識產權授權量)兩位數増長。自2011年進入國家高新區行列以來,在高新區的排名不斷提高。截至目前,紫竹在168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排名14位。

“我們整個高新區在職人員210人左右,其中30%以上是碩士,12%以上是高級職稱,較高的人員結構和精簡的部門設置,給我們帶來了組織的活力。”駱山鷹說。產城融合樣本紫竹發展成為目前產城融合的樣本之一。

2001年9月12日,上海市、閔行區兩級政府決定建立上海紫竹科學園區,提升上海開發區創新能級。園區由大學校區、研發基地和紫竹配套區三部分組成,園區規劃建設由民營企業紫江集團承擔,并依托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著名高等院校,建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科學園區發展模式。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獲悉, 紫竹高新區在股權結構上采納開放式多元化股權結構和市場為主體的運營機制,集成了政府、教育、科研、資本、產業等優勢。高新區注冊資本25億元,其中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為50.25%;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為20%;上海紫江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為4.75%;上海交大產業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為2.5%;上海市閔行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為10%;上海吳涇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為10%;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股權比例為2.5%。

從股權結構不難看出,紫竹搭建由三級政府、民營企業和大學共建的全新組織架構,形成在政府主導下,以民間資本為主體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截止2018年二季度,紫竹高新區入駐企業有2094家,其中外資企業213家,內資企業1881家。

“為了給他們更好的配套,我們建設了紫竹基礎教育園區、紫竹國際教育園區、開發了紫竹半島項目,同時我們自己投資了咖啡館、電影院、酒店,并規劃建設蘭香湖、健康和產業港與科技金融港、賽艇俱樂部等。這些配套就是為了留住企業,留住人才,讓這里形成一個生態圈。”駱山鷹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紫竹2017年實現稅收62.34億元,增長10.97%;實現技工貿收入550億元,同比增長10%。

目前,紫竹高新區已形成了以信息軟件、數字視聽、生命科學、航空電子、新能源與新材料、智能制造為支柱的產業結構。

駱山鷹介紹,紫竹高新區已經引進了中航通用電氣航電、中國商飛飛機客服、中廣核、電氣風電等一批國家和省(市)級重大項目;吸引了英特爾、微軟、可口可樂、GE、東麗、埃克森美孚、博格華納等多家世界500強公司設立了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成為跨國公司技術和人才溢出的重要源頭,推動了相關高新技術產業在高新區的集聚。


打造創業“超級跑道”

紫竹高新區建設了包括紫竹創業孵化器、創業中心與小苗基金在內的一整套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打造1.2萬平方米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制定高新區相關政策,為初創企業和團隊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創新創業綜合服務。“除了集聚眾多大企業入駐外,紫竹高新區經過15年的探索,經過1.0的萌芽孵化階段、2.0的平臺孵化階段,進入了目前的3.0的龍頭企業聯合孵化階段嘗試。”紫竹創業孵化器總經理丁嘉敏說。

和很多孵化器不同,紫竹高新利用目前的企業資源,通過內部資源整合,聚焦“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科技文創”,同時承擔閔行區軍民融合孵化器的產業孵化功能,突破傳統孵化器的思維束縛,強化共享辦公空間、技術專家導師、研發設備理念,創業服務意識,通過線上與線下、孵化與產業、投資相結合,“眾創空間+基礎扶持+接力扶持+天使投資”的多步走方式,打造多維度立體化的國家級創業孵化器。

以上海漢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例,其就是高新區孵化的成功企業之一,創始人王佳梁曾在微軟工作,后來選擇在紫竹高新區注冊創業。隨后,漢翔開發了觸寶(TouchPal)手機輸入法,并榮獲了2009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 (GSMA)全球移動創新大獎總冠軍,打破了中國本土企業在全球移動創新領域零的突破。該輸入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智能糾錯問題,誤按鍵糾錯功能或者說模糊輸入,即使所有字母都按錯,仍能正確輸入,特別適合按鍵較小的QWERTY全鍵盤布局,這也成為觸寶的一個最大特色。在解決首要問題之后,漢翔研發團隊不斷根據用戶需求設計了語境匹配、聯想輸入、多語言混輸、中英文免切換以及拼音手寫混合輸入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紫竹創業孵化器與英特爾、中航民用航空、中航615所、微軟百家合、人民網百度、東軟、航天八院、華東師范大學等國內外知名產業“巨人企業”、國家研究所、知名高校達成戰略合作,打造“產業+孵化”模式,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為創業團隊早期技術難題攻關引入產業尖端技術資源,2年來通過聯合孵化累計獲得國家、市及區創業大賽等榮譽多達50多個。

“2006年-2015年孵化團隊歷經十年孵化服務工作,已培養和孵化600余家小微科技型企業,培育出多家如觸寶科技、愛代駕、移康智能等估值過億、甚至超過10億的科創企業,從2015年龍頭企業聯合孵化開始,也培育出凡米智能、像我科技、介方信息、境騰科技等一批科技創新企業,在行業內初露鋒芒。2018年,孵化器在孵企業數量已達到近百家,90%是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創新驅動型科創企業,已經集聚了一大批高素質創業人員。”紫竹創業孵化器總經理丁嘉敏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紫竹創業孵化器為通過項目評審的優質創業項目提供10萬至100萬的免息創業啟動貸款,減輕創業企業早期負擔,助力創業項目快速起步,2017年創業免息貸款累計發放350萬元,在孵企業進40%獲得融資,在孵企業獲得投資2.2億人民幣。